近日,Comper国货品牌力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。Comper创始人杜涵在会上指出,目前,国内整个大医美市场有上万亿元的发展空间。保守估计,美容仪器领域,线上和线下加起来有300亿元至400亿元的市场空间。但是,国内家用美容仪渗透率不高。Comper创立的目的就是让女性家庭护肤场景能够变得越来越仪器化、设备化。医美级家用仪器将是美容护肤市场下一个趋势。

杜涵指出,Comper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自有工厂的美容仪品牌,拿到了美国FDA、欧盟CE和中国食品药监局认可。作为家用美容仪,对于安全技术的要求更高。Comper内外双温控设计可以防止使用时可能发生的烫伤风险。同时,作为物联网IOT终端,可以通过连接APP,实现语音导航自主可控。

杜涵指出,从美容仪的分类看,主要可以分为射频、微电流、光子嫩肤、激光4种,这些技术其实都不陌生,但是作为家用美容仪,在国内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。国内家用美容仪的渗透率仅为日本的5%,不足美国的3%。疫情期间,外出美容需求受到一定限制,使得家用美容仪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。

杜涵指出,目前,整个行业的痛点是,消费者对于如何选择美容仪存在疑虑。医美用户渗透率没有想象的那么高,且美容仪定价普遍较高,对于消费者来说存在认知上的壁垒。消费者获取美容仪使用原理的渠道比较少,对美容仪背后的"黑科技"缺乏认知。比如,射频抗衰的原理是什么,如何通过对筋膜层、真皮层定向加热、产生胶原蛋白,达到去皱功能,如何利用微电流技术让肌肉被动做运动和瑜伽,短期内起到快速提拉紧致的效果等等。这些科普知识是和推销产品同等重要的,Comper在做线上直播时,引入了大量做科普的直播博主,消除美容仪的陌生感。

针对临床和研发,据杜涵介绍,Comper美容仪属于医疗级二类医疗器械品类。作为医疗器械品,推出成品之前需要做安全性测试、致敏性测试以及临床方案,才能拿到二类医疗器械执照。针对临床合作,公司与南方医科大学共建了实验室,对仪器、介质、耗材、耦合剂等组成部分进行深入临床实验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,发现了很多创新性的美容课题。比如,烟酰胺在射频、导电的高温下会变性,引发皮肤致敏,应该使用更单一分子类型的介质。

针对产品定价,杜涵指出,医疗器械级的美容仪在成本方面确实面临较大的困难,每台美容仪使用的芯片就有上百个,疫情期间的芯片涨价已经较大程度地影响到了成本。但是,美容仪行业的毛利率仍然较高,目前行业普遍维持在80%左右,而保持这一毛利率的关键在于创新,通过功能和场景的不断创新迭代,增加消费者粘性和认可度。

杜涵指出,接下来,Comper将会继续拓品,第一个方向是大的设备,例如做腹肌的高频仪器;其次是按需求出发分层次去解决问题,比如表皮、超皮秒,针对表皮的淡斑、细纹、抗皱、紧致,针对于肌肉层等分层次,根据需求解决拓品思路。